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游戏资讯今日要闻“巴菲特为什么这么长寿”?|秦朔朋友圈第2661篇

“巴菲特为什么这么长寿”?|秦朔朋友圈第2661篇

更新:2023-05-11 21:06:54编辑:9rj归类:今日要闻人气:171

·关注秦朔朋友圈ID:·

这是秦朔朋友圈第2661篇原创第一篇

每年5月,全世界的投资界都期待着一场盛会,那就是“股神”沃伦巴菲特( )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( )的股东大会。 该会议每年在巴菲特的家乡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举行。 奥马哈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从业者的“圣地”,而巴菲特也早已赢得了“奥马哈先知”的美誉。

笔者第一次了解到此次股东大会是在2008年,当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了会议,笔者担任了翻译。 因为那时候没有像现在这样官方安排的中英翻译,去“朝圣”的中国人也不多。 但现在不同了。 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中国“朝圣者”。 多家机构推出专项“朝圣”服务巴菲特炒股三条铁律 领悟到真谛之后炒股赢多亏少,股东大会对中国朝圣者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。

每年大会召开后,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,金融界乃至社会各界都会对“巴菲特现象”展开热烈讨论。 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讨论的焦点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趋势,即从“巴菲特是如何通过投资赚到这么多钱”变成了“巴菲特为什么活得这么长”。

巴菲特出生于1930年,今年已经89岁了。 每一年,大家都认为这可能是巴菲特和弟弟芒格(今年95岁)最后一次出席股东大会,但并不是每一年。

巴菲特的长寿对股东来说非常非常重要。 巴菲特说:“人生就像滚雪球,最重要的是找到湿雪和长坡。” 让雪球滚起来,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。 雪球越大,一圈内加的雪就越多。 理论上,只要雪不融化,只要时间足够长,就可以滚出一个宇宙那么大的雪球。 所以巴菲特官方授权传记的书名是《滚雪球》。

时间是投资者最好的朋友,当然是指好的投资者,但对于坏投资者来说,时间就是最大的敌人。 从1957年到现在的62年间,巴菲特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%。 你觉得不多吗? 但这是复利,就是中间的雪还没有化掉,重新来过也没有损失。

所以巴菲特有时开玩笑说:“投资的第一原则是不赔钱;投资的第二原则是不赔钱。” 如果你在 62 年前向巴菲特的公司投资 1,000 美元,那么如果你今天持有它,你将拥有 1,000 美元。 多少钱? 135,735,000 美元,或 13573.5 万美元。 没想到? 这就是复利的力量。

巴菲特说:“据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,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。”

阿凡提与国王下棋。 国王问他如果赢了想要什么。 阿凡提说他要粮食,只要给定的粮食填满棋盘,第一格1粒,第二格2粒,第三格2粒。 4粒,第四格8粒,下一格为上一格的平方数。 国王觉得难,就答应了。 原来全国的粮食都不够他吃。

还有所谓的荷花法则,是说一个池塘里的荷花每天开的数量是前一天的两倍。 如果到第 29 天一半的池塘被填满,那么整个池塘将在哪一天被填满? 答案是第三十天。 最后一天,荷花开了一半。

这两个故事反映了巴菲特长寿的重要性。 前面说了,你持有62年的1000美元,今年就是13573.5万美元。 如果年复利不变,明年为16423.9万美元,增加2850万美元。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市值目前约为5000亿美元,明年将增加1050亿美元。 巴菲特的寿命在数字上是如此重要。

巴菲特的投资与他的寿命息息相关,所以讨论他的寿命就像讨论投资一样。 这也是近些年大家讨论的重点变了的原因之一。 另一个原因是,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已经被讨论了几十年,没有新的花样可以讨论。 这些投资思路其实很简单,每年都一样,没有任何变化。 我们将以下几点用最简单、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,以确保您十岁的侄子能够听懂:

这些原则非常简单,每个人都可以理解。 问题是大多数人做不到。 因为归根结底,成功投资的关键是克服人性的弱点。 巴菲特说:“人性的弱点总是充满了贪婪、恐惧或愚蠢。这是完全可以预见的,但我们无法预测的是这些人性弱点发生的先后顺序。” 恐惧,当别人恐惧时贪婪。

这与大脑无关,与心脏有关。

巴菲特的哥哥兼灵魂伴侣芒格说:“伯克希尔·哈撒韦公司的巨大成功没有秘诀,在于对基本道德和健全常识的追求。” 芒格和巴菲特都具有强烈的道德感,不遗余力地深刻揭露2008年次贷危机等金融市场以往的人为灾难。

芒格说:“沃伦和我,我们都没有骗过傻子接受我们的订单来赚钱。我们通过购买赚钱来赚钱。如果我们卖狗屎,我们就不会卖狗屎。狗屎是这样说的成为治疗关节炎的良药。”

骗子总是想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赚钱。 即使他们赚了很多钱,他们也停不下来,仍然作弊。 这正是说谎者的人性弱点,愚蠢。 巴菲特经常打个比方:“在任何时候,为了钱而结婚未必是明智的。但如果你已经有了钱,为了钱而结婚,那你肯定是疯了。”

除了道德,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成功因素之一是常识。 常识本来是指常识,是一个理智的成年人生活在社会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。 投资决策。 于是芒格修改了常识的定义,说:“所谓常识,就是常人所不具备的知识。”

总之,投资的成功与否,最终不在于你是否懂得投资的原则,而在于你能否克服人性的弱点,克服心中的小偷,坚守道德与常识。

因此,讨论投资理念意义不大。 想法很简单,关键是能不能实现。 尤其是在中国,完全参照巴菲特的标准很难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,所以根据巴菲特的第五条原则,应该退出市场。

问题是,退出之后,钱去哪儿了? 人民币出不去,就只能在国内寻找投资机会,买房? 但有些房子几乎变成了郁金香。 钱就这么剩了吗? 通货膨胀呢?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养孩子,孩子是最好的财富。 但是,之前有独生子女政策,根本无法抚养。 现在放开了,但是很多人已经过了生育年龄。 此外,生育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 越是发达的社会,越是不愿意养孩子。

所以你必须买股票。 这没什么不对,只是不要认为你在做价值投资。 有一点要记住,中国股市大部分时间是一台疯狂的投票机,而不是称重机,是一个愚蠢的博弈游戏。 如果你参与,你要清楚你是在赌场买彩票,还是像巴菲特说的那样买一家公司。 因此,政府多次提醒老百姓“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”。

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巴菲特为什么活得这么久。

中医认为,健康长寿取决于三方面:饮食、起居、情志。 在饮食方面,巴菲特非常不健康。 他每天要喝 80 或 90 罐可口可乐。 可口可乐是他拥有的公司。 然而,他喝可口可乐并不是为了表演或宣传。 他真的很喜欢喝。

2010年,他和芒格、比尔盖茨一起参观了比亚迪。 我给他们翻译的时候,发现他私底下也在喝可口可乐。 作者一咳嗽,就打开一罐递给作者。 他也很喜欢吃巧克力,时不时会给笔者几块一起吃。

其实,高强度用脑的人​​需要大量的糖分和一点咖啡因来提神醒脑,喝可乐最合适不过了。 如果你碰巧在咳嗽,那就太完美了。

巴菲特也很喜欢麦当劳。 早上,他自己开车上班,经常在麦当劳吃早餐。 在纪录片《成为巴菲特》中,他说:“当我心情不太好时,我可能会吃一顿 2.61 美元的早餐,就是两块猪里脊肉排,然后我把它们放在一起给自己倒一杯 3.17 美元的可口可乐会给你买个培根、鸡蛋和奶酪松饼。如果今天早上市场下跌,我早餐会花 2.95 美元而不是 3.17 美元。”

“巴菲特为什么这么长寿”?|秦朔朋友圈第2661篇

此外,巴菲特根本不喜欢蔬菜。 这就是巴菲特饮食法。

在居住方面,1958年,28岁的巴菲特斥资3.15万美元在家乡奥马哈5505街买了一套房子,一直居住至今。 房子很不起眼,在中产小区,2008年去年会的时候去看了,真的很普通。 那次他老婆刚从车里出来,友好地冲我们笑了笑。

顺便说一句,他的妻子也很普通。 她原来是一家餐馆的服务员,是他的第一任妻子苏珊介绍的。 从 1977 年到 2004 年去世,苏珊出于健康等各种原因一直住在西海岸。 巴菲特的日常生活由来自立陶宛的移民蒙克斯女士打理。 三人相亲相爱,每逢节假日,他们都会联名向好友赠送礼物,并题词为“巴菲特、苏珊和蒙克斯”。 许多人感到惊讶。 巴菲特说,如果你认识我们三个人,那就不足为奇了。 苏珊去世两年后,76岁的巴菲特与60岁的共同生活了28年的女友结婚。

饮食当然不能解释巴菲特的长寿,日常生活似乎也不能解释巴菲特的长寿。 比巴菲特小一岁的默多克,36岁娶了19岁的记者安娜,68岁娶了30岁的邓文迪,84岁娶了59岁的前超模杰瑞·霍尔。四段婚姻,折腾不过也很长寿。

另外,巴菲特不太喜欢运动。 年度股东大会还安排了一场高尔夫比赛,但巴菲特平时并不打高尔夫球。

饮食和日常生活无法解释巴菲特的长寿。 唯一能解释的就是情绪。 所谓情绪,简单来说,就是一种愉快的心情。

愉快的心情与健康长寿密切相关。 当你心情愉快时,你的免疫系统就不会受到抑制,对你该对付的敌人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; 心情不好的时候,免疫系统就会受到抑制,免疫力就会下降。 敌人安营扎寨。 所以让自己不快乐就像主动关闭你的部分免疫系统,让敌人来攻击。 从出生开始,人体就是一个战场。 要么东风压倒西风,要么西风压倒东风。 健康就是保持动态平衡。 当然最后是有结局的,但是这个过程的长短还是很重要的。

你可能会说,如果我是股神,像巴菲特那样成为首富,我自然会高兴。 其实并不是。 这次巴菲特在股东年会上回答了一个小男孩关于延迟满足的问题:“所谓延迟满足,并不是说不建议去做,我一直认为储蓄还是有很大作用的。但我不认为很多富人因为有很多钱而快乐。快乐和财富不成正比。如果你有50万或100万美元而你不快乐,500万或500万美元你也不会快乐一亿美元。”

可以说巴菲特上面这段话讨论的是幸福与成功的关系。 我们简单地把成功定义为富有当然是不合理的,但是既然没有比这更客观的标准了,那就用这个不合理的标准吧。

期望成功给你带来快乐是不可能的,因为那是梦想。 很多时候,为了完成一件事,内心所受的折磨、折磨、磨难是巨大的、强烈的、持久的。 相比之下,成功后的幸福、安逸、喜悦都是浅薄而微弱的。 它是短暂的,所以从幸福的角度来看,这样做会降低你的整体幸福感,这是不划算的。 人的感情就是这样不对称的。 假设你突然炒股赚了1000万,你很开心; 然后你突然亏了1000万,你很惨。 你的痛苦比你的快乐要强烈得多,哪怕是一千万。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,得失带来的快乐和痛苦是不对称的。

那么,假设你已经比较有钱了,衣食无忧,但是你又想通过炒股多赚1000万,提升自己的幸福感。 炒股一共有三种结局。 你亏了1000万,你不盈不亏,你赚了1000万。 不用说,第一种情况是你痛苦万分,幸福感急剧下降。 第二种情况,经过多次大起大落,你最终无利可图,但正如我之前所说,大起大落时的快乐不足以弥补大起大落时的痛苦。 一般来说,你的幸福水平仍然下降。 第三种情况,你赚到1000万,除非你一下子赚到1000万,没有大起大落,否则也一样。 赚到1000万的喜悦很可能会被中间跌宕起伏带来的痛苦所抵消。 而且中国股市大部分人都是亏钱的,所以出现第三种情况的概率很小。

总之,赚钱的过程对大多数人、大多数时候来说是不划算的,幸福感也会下降。 那么赚钱的结果如何影响幸福呢? 如果结果增加的幸福感大于过程减少的幸福感,那么它仍然是一笔划算的交易。 这涉及到增加或减少边际效用的问题。 物质事物的边际效用递减。 比如你爱吃龙虾,吃第一只龙虾的时候很好,吃第二只龙虾的时候也不错,但是吃第三只龙虾的时候就不太舒服了。 好吧,如果你被迫吃第四只龙虾,你就会呕吐。 当钱达到一定程度,如果增加,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会发挥作用。

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说:“幸福与金钱的多少并不成正比。” 当然,一定数量的资金是必要的。 可怜的夫妻是悲伤的,这世上很少有穷而幸福的人。 但当金钱达到一定程度再增加时,幸福感却不会增加,有时甚至会下降。 钱的作用主要是消灾避灾,而不是加福增旺。 有钱了,买手机不用卖肾,买个肾保命就行了。

与物质事物不同,精神事物的边际效用会增加。 有的人钱不多,精神生活却很丰富。 他们是属灵的王子,属灵的富人。 这样的人往往很幸福,也很长寿。 许多学者都是这样。 比巴菲特大半岁的吴敬琏先生就是其中之一。 呼唤市场经济,呼唤改革,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在呼唤,现在还在呼唤。 这是中国学者的良心。 他的长寿之于中国就像巴菲特的长寿之于股东一样重要。

之前听复旦老师讲过一个故事,说是年底的时候,复旦的老干部请老教授吃饭,还请了一个养生专家来参加。 当专家到达酒店的包间时,发现包间里烟雾缭绕,几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边抽烟边讨论学术问题,个个脸色通红。 点好菜后,老教授们喝大碗,吃肉,继续争论学术问题,直到宴会结束。 大家互相拜年,高高兴兴地回家了。 养生专家自始至终都没有提过养生的问题。

养生的关键是养心,其次是饮食和起居。 当然,如果在饮食和起居方面也有所注意,可能会长寿。 心定得好,钱多钱少都能快乐; 心安得不好,钱再多也不会快乐,何况钱少。 孔子说:“不仁者,不能长久相亲,不能以其长处而欢喜。” 一个不仁的人,是一个没有安定下来的人。 也不舒服。 总之,不富不穷,不贵不贱。

那么如何安顿心呢? 光靠学习成功显然是不够的。 中国改革开放40年,成功学最早出现。 教授成功学的陈安之和其他培训师自己也成功了,成为了亿万富翁。 近年来,对幸福的研究再次兴起。 有一段时间,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之一《幸福的研究》的讲师本·沙哈尔教授经常来中国讲学,影响很大。 我给他翻译的时候,他总结的七大幸福法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但后来我忘记了,这可能是我一直不太幸福的原因。

后来,善于教导幸福的复旦大学哲学系美女教授陈果成了网红,甚至形成了“陈果现象”。 希望她能像陈安之一样,谈成功谈成功,谈幸福谈幸福。 当然,谈论幸福和成功会很棒。

被誉为“哲学王子”的另一位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德峰就如何沉淀心灵提出了“永不失败的人生”理念。 一种手段,一种手段,不过这件事本身就是它自己的目的,这样的人生永远不会失败。

乔布斯说,“过程就是回报”,他的意思是一样的。 这不是消极的生活,这是更高层次的积极生活。

在这样的人生假设下,你应该选择做什么样的事情呢? 明明是自己喜欢的东西,所以即使没有成功,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让你感到幸福了,得到了回报,很幸福。 当然最好是你擅长的。 喜欢和擅长相得益彰,喜欢的事情更容易做好。 然而,仍然需要艰苦而刻意的训练。 无论你多么有才华,如果没有经过刻苦刻意的训练,是不可能擅长任何事情的。 但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即使经过刻苦刻意的训练,也未必能做好,做好了也未必快乐。

但问题是,你怎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? 这是个大问题。 这其实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,让青少年在对整个世界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,及时发现自己的喜好,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喜好,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,并在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。 遗憾的是,我们现在的教育做不到这一点。 或许对恢复古代抓星期的习俗会有帮助。

当被问及当初创业的原因时,中国商界的成功人士大多回答说是想吃饱饭,养家糊口。 这符合中国国情。 然而,大多数80后、90后、2000后的成功创业者不会这样回答。 他们会像扎克伯格一样回答说,这是为了好玩,为了好玩。

巴菲特总是说自己是最幸运的人,能够和喜欢的人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,他很开心。 他总是教导年轻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事,做自己喜欢的事,才能快乐。 他真的很幸运,在六岁的时候就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。

当被问到巴菲特为什么比他成功时,芒格说,一是因为巴菲特比他更早知道自己喜欢什么,起步早(芒格自己是从律师转行投资的),二是巴菲特比他成功。 他很聪明。 这第二点显然是出于礼貌,但第一点却是千真万确。

巴菲特的父亲是一名股票经纪人。 虽然不喜欢这份工作,但巴菲特很早就接触了股票。 巴菲特发现自己喜欢股票。 爷爷奶奶经常带他去营业厅,他坐在长椅上,看着工作人员在黑板上用粉笔报股票价格。 左边的爷爷总是看涨,右边的爷爷总是看跌。 两人因巴菲特而争吵。 然后收市后,我带着巴菲特去吃好吃的。 那时候还没有麦当劳,不然我早就去麦当劳了。

巴菲特很快就掌握了很多买卖股票的知识。 他在 11 岁时买了第一只股票,尝试了自己的技能,然后一炮而红。 很小的时候,他就立志要赚钱,成为百万富翁。 那时候有一本书教你如何成为百万富翁,一千种方法赚1000美元,那不就是一百万吗? 巴菲特尝试了很多这些方法,最后发现他的股票是最赚钱的。 17 岁时,他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金融和工商管理,两年后转入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,一年后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。 后来他申请哈佛商学院被拒(哈佛大学估计后悔肠子都绿了),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,师从著名投资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。 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让他巴菲特豁然开朗,如鱼得水。 最终登上投资巅峰,被誉为“股神”。

巴菲特有很多钱,但这并不是他幸福长寿的理由。 他正好喜欢投资,而且擅长投资。 他的赚钱就像吴敬琏和吴先生对中国经济的研究一样。 它们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媒介和载体。 因此,巴菲特从不乱花钱,生活相当简朴。 三个孩子很晚才知道父亲超级有钱,生活也相当节制。 巴菲特终于裸捐了。 2010年随芒格、比尔盖茨来到中国。 除了拜访比亚迪,他还有一个目的,就是劝中国的富豪们裸捐。 结果不是很成功。

中国有中国的特殊情况。 中国的富人大多还很年轻,中国的慈善事业不规范,存在文化差异。 中国三千年的家族制度,一门一姓一朝,不断轮回。 形成的文化是家就是天下,天下就是家。 如果你照顾好你的家,你就是在照顾这个世界。 每个人都管好自己的家,世界自然会管好自己。 中国的企业家并不吝啬,他们确实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。 福建首富陈发树赚到第一个百万后,拿出30万在村里修路,后来又捐出20亿在福建创办“新花都商学院”。 中国富豪有很强的回馈家乡的感觉。 刘强东的宿迁,马云的杭州,李嘉诚的汕头。 李嘉诚比巴菲特大两岁,也是成功幸福长寿的典范。

做自己喜欢的事,什么都不做,过程就是回报,不问问题,沉淀心态; 同时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; 讲究道德和常识。 只有这样,你才能像巴菲特、吴敬琏、李嘉诚一样,收获成功、幸福、长寿的人生。 此行不虚此行,为大家鼓劲!

九软件 版权声明:以上发布的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!

巴菲特
时尚与传统的结合——以阴阳师为例,探讨角色原画的设计感 新笑傲江湖指点江山版强势来袭夺屿逐霸蓄势待发